【尚武科技APP開發原創內容】APP開發完成后就是推廣運營階段,我們總再說實現APP運營的自養方式發展,就是讓客戶自己去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用戶,給更多的客戶提供內容的輸出。我們要實現這樣的目的,除了在開發的階段就要保證比較好的內容功能框架的植入,同時設置好用戶吸引的機制,這個才是能做好的關鍵。我們能就要看看怎樣通過三階段去實現這樣的目標。APP制作的過程也是如此,要做前期考慮。
1、種子用戶培育(0階段),也是圓形的設計階段
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社區的價值是什么?用戶應該是誰?來自哪些地方?舉一個例子來,比如女性社區:說女性購物分享社區,那用戶是一線用戶,還是二三線用戶。這些用戶我們嘗試著在不同的渠道邀請到社區,參與零的階段。社區最早沒有任何用戶,也沒有帖子,團隊就三個創始人,每一個女生就在想自己興趣愛好是什么,每人分一個類別,在這個類別下每個人有100個馬甲號。我們將這100個馬甲號設一個金字塔,金字塔最上面馬甲的人設是什么,應該發多少帖,以什么樣的語氣回復。腰部人設是怎樣的用戶,來自哪個城市。每個人都有一個表去維護用戶,時間在一到兩個月。同時分好興趣類別后,到百度、谷歌任何地方搜索知識碎片,加上人設,讓頭部馬甲變成大V一樣真實。
回到APP運營上來說,每一個運營有了100個馬甲號以后,在1個月之內,節奏上可以這么打造:前三天頭部馬甲號先把內容發起來,當時的內容是圖文的,也有淘寶鏈接。在語氣上要跟著人設走。邀請什么樣的用戶進來?我們可以嘗試去從豆瓣、微博、帖吧里面,微博用戶會更適合。因為微博用戶的參與感非常強。0階段:解決UGC結構模型,社區run起來UGC的結構模型是社區的內容主體。我們把一半精力放在建設內容主體,一半精力放在互動上。一般人寫的早期社區如何運營方法都差不多,區別最不同的在于摳細節和精細化運營。包括一個帖子要用多少馬甲回復,是機器化回復還是怎么做。如果發現這個用戶很好,想要留住他,就會觸動500個馬甲,具體說什么話,幾點幾分說話,哪些馬甲該回復,都是有計劃有節奏去進行。
2、優質內容培育極端(0-1階段)
從零到一的階段,來自微博、豆瓣等各個渠道的用戶進來了。進來了以后,接下來就是讓用戶產生互動行為呢?豆瓣用戶很愛寫,但不愛互動,我們用馬甲讓他感受到社區的好感度,逐漸相信這個社區,慢慢地體現他的友好度。微博用戶比較擅長寫碎片化的東西,我們會用小馬甲以用戶的方式去鼓勵他,或者建議如果能夠再長一點,再多分享一點會更愛看。當然還有不同的精細化運營UGC,包括評論、發帖、回復等等。用戶多了以后,要出臺一個社區規則解決社區里的現有問題,比如有小廣告或有人在變現賣東西,可以針對這些現象制定一些規則,慢慢地去改變。0-1階段:驗證UGC與產品,從零到一的階段,是為了驗證UGC是否能夠成功,用戶是否能夠跟著運營節奏去發布和創造內容。我在想用太多數據去驗證一個社區的成功不如思考一個問題:“我們是如何留住一個用戶的”,為了這個答案我們做過很多隱形的調研和顯形的調研,用戶的回答也慢慢的讓我們理解到——原來我們的用戶畫像是這樣,我們服務好這群人就好了。
3、規模化思考和發展階段(穩定發展階段)
用戶發展一定規模時,產品需要配合早期驗證結果,來定位社區價值。不同的用戶進來后,內容能否滿足他們,用戶在這里獲得了什么,將來能成為什么。頭部用戶比較希望能快速變現,很難等到要幫助社區建到什么節奏才去變現,所以社區應該早期就為頭部用戶考慮好這個問題,相當于特殊福利也好。當然,有些頭部用戶如果在早期不適合,但是將流量更多地拿在了手里,這時候就應該考慮怎樣以很自然的方式,將這些群體進行換血,以注入新血液并快速融入社區
在通常我們的APP開發案例中我們還是會引入一個金字塔模型,零階段時最頂端是自己的工作人員,腰部用戶是從微博或豆瓣邀請進來的,底部用戶是精準的推廣渠道進來的。我們去對比過微博,微博內容生產UGC的金字塔結構最頂端的粉絲在100多萬,非常有影響力,甚至有微信公眾賬號的人。精細化APP運營的目的是從發帖開始到互動,要去引導每一個環節的UGC用戶完成早期社區調性的打造,并將這些調性延續下去。雖然產品價值與一開始我們定的有所不同,不過既然經過了0階段用戶的“回答”,告訴我們這個社區是她們喜歡和依賴的,接下來就是思考當我們規模化的時候,如何有更多用戶來創造內容。這就是APP運營里的激發用戶的內容創作的過程。APP運營是APP制作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, 真正做好APP內容運營才是做好這些工作的關鍵和著眼點,也只有做好這些才能讓我們的開發真正實現既定的價值。